close

 

研究論文中語態建構的微妙重要性

一個會讓許多新手研究員皺眉頭的問題是寫論文時該使用主動還是被動語態。在學校,你可能都是學到盡量使用主動語態,尤其是在演講或是寫小說或小論文時,因為主動語態更強調主詞,還讓句子更簡潔有力。

雖然這個建議適用於大多數的研究論文,但在某些時候是有明顯的區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科學論文當中有那麼多句子使用被動語態。如果論文只使用一種語態,讀起來感覺很不順暢之外,理解上更困難,因為會讓讀者搞不清楚研究的哪一個部分或是最重要的。那麼作者什麼時候應該要選擇被動語態? 兩者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主動語態(Active)和被動語態(Passive)的差別

一般來說,主動語態強調動作的主詞,也就是執行動作的人或物

範例: Wearranged the sample groups.

主詞 “we”為首,就表現它在這個動作的重要性,並施加該動作於受詞“the sample groups”。這樣的語態不代表受詞“the sample groups” 是不重要的,但是相對上來說主詞獲得較多的強調。

被動語態相反的是強調接受動作的人或物。

範例:  Sample groupswere arranged (by us/by the researchers).

這個例句很明顯可以感覺到主詞“sample groups”更容易被注意到,而且我們還可以完全忽略執行動作的人物。在句尾加上“by us”或 “by the researchers”感覺是多餘的,因為研究員一定是執行這個研究的人。同時因為省略了執行動作的人物,字數又減少了,這個例子讓被動語態的結構更精簡。

因為主動語態比起被動語態,更加有力、精簡、直接和明確,因此大多數的風格規範手冊都建議科學研究員和臨床論文作者寫使用主動語態。

但這不代表使用被動語態就是大罪,事實上,過去十幾年間,科學論文相當偏好使用被動語態。不論使用的原因是因為實用或只是因為流行,使用兩種語態來平衡論文中不同的觀點都是很好的做法。

跟隨大眾的指示多多使用主動語態的話,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使用被動語態呢? 以下提供三個很適合使用被動語態的案例。

 

1) 當執行動作的人物不重要、不詳或很明確時

這時候就相當適合使用被動語態,某些情況下使用“by”子句來介紹動作的執行主詞也顯得多餘。

範例:

  • Over 20,000 patients are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each year (by do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 Encyclopedias have been written (by scribes and scholars) throughout history.
  • Carcharodon carcharias has been studied (by scientists) more extensively than almost any other species of shark.

在第一個句子當中,如果寫出診斷的人是誰就會顯得很不必要,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定是醫生。而在第二個句子中,作者推斷讀者不會在意句中百科全書的作者(這當然是基於研究的重心來判斷) 或可能單純因為作者不詳,不過如果主詞知道是誰,又好像有一定的存在必要,那還是可以加上去。第三個句子,主詞非常明顯,因為科學家就是那個負責動物物種研究的人。

 

2) 當受詞或動作本身比起主詞更加重要時

在研究寫作中,研究本身一定比執行的研究員還要重要(除非研究員剛好是像史帝芬霍金那樣的名人),因此被動語態更常被使用。受詞和動作在方法Methods部分更常見,這邊著重的是研究員做了什麼動作,因此使用被動語態,因為主題大多是研究方法、材料和過程。

範例:

  • Frozen embryos were stored in a cryogenic tank for two weeks.
  • The extract from sample A was added to sample B to create a mixture.
  • The results were assessed using a Chi-square statistic.

以上句子也可以改寫成主動語態,如下:

  • We stored the embryos in a cryogenic tank for two weeks.
  • We added the extract from sample A to sample B to create a mixture.
  • Our team assessed the results using a Chi-square statistic.

這裡使用主動語態有什麼好處呢? 以上這些例句都沒有辦法利用主動語態來縮檢或是澄清動作的重點。主動跟被動的句子長度是一樣的,然而主動語態的重點放在了主詞”we”或“our team”這些看起來不重要的元素上。主動語態結構的確是較為有力和生動,但它們似乎更適合用於短篇小說或軼事寫作,而非對科學研究過程中所採取行動的解釋。

另一個在方法Methods中使用被動語態的好處是(相對於其他部分)它能改變句子的結構和節奏,同時不失焦。當論文通篇混合使用主被動語態時,你可以發現論文變得更好理解了。

在方法Methods跟其他的論文部分當中,使用被動語態來引導重點放在被完成的工作上,也就是動作的受詞或動作本身。

 

3) 當動作的受詞是句子的主題時  

有時候必須使用被動語態將最重要的資訊放在句子的開頭,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重點放在“重點焦點”上。同樣的,將內容放在句子的最後面,你就是將其放在“強調”,因為這邊通常是放修改或限定句子主要焦點的單詞或子句。

範例:

主動語態: Scientists once classified slime molds as fungi, but they no longer classify them as part of that particular kingdom.

被動語態: Slime molds were once classified as fungi but are no longer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at particular kingdom.

第一個句子中,“scientists”佔據了重點位置,而“part of that particular kingdom” 放在強調的位置。 這樣的排序對於讀者來說是怎樣的意思呢? 首先,“scientists” 也許是主要焦點(至少是個重點),第二,將“part of that particular kingdom” 方在句尾修飾似乎是在告訴讀者這部分對於理解內容是必須的。

這被動語態的句子結構會怎樣被解讀呢? 最主要的差別在於 “slime molds”被放在重點位置,意指它們是這整個句子當中的重點。

 

強調句子中的其中一個元素

使用的語態與句子中各元素的排列方式都會對元素之間的重要性順序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當這些資訊對你的研究都很重要且不需提到研究人員的時候。

以下的範例都有至少兩個研究焦點,利用主被動語態的轉換來重新安排順序讓你更清楚了解不同的位置產生的影響。

範例:

主動語態: These amoeba coalesce into a multicellular, slug-like coordinated creature that grows into a fruiting body.

被動語態: This multicellular, slug-like coordinated creature, which eventually grows a fruiting body, is created by coalescing amoeba.

上面的句子顯示“amoeba”和“multicellular, slug-like coordinated creature”是重點,它們感覺是這個過程當中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這個過程使用了主動語態,按照時間順序解釋了生命週期,因此一次均衡強調了兩個元素。 “amoeba”和 “fruiting body”在句中和句尾以及生命週期的特定部分,在兩個元素中間加上訊息來表示轉換。

然而在被動語態中,“multicellular, slug-like coordinated creature”放在句首,而“amoeba”放在句尾,“fruiting body”則放在中間以子句方式來補充“creature.”的資訊。這樣的順序完全將句子焦點轉道multicellular creature上了,把其他的資訊都改成補充功能。但因為“amoeba”一樣還在句尾,表示作者還是想要強調其重要性。

 

句子順序混合使用主動語態跟被動語態

不論在緒論介紹研究目的或是在討論結論中提議進一步的應用與研究,建議盡量精準並明確地寫出有邏輯且字句連貫的結構,可以嘗試混合使用主被動語態。

有一個方法是使用“connects backwards”方法,也就是段落中的最後一句或解釋第一句的短句子。 來看看這個方法可以怎麼應用在緒論。

三個語句連貫的句子範例(active—passive—passive):

[節錄自“A Possible Correction of the Face Inversion Effect: A Methodological Commentary” (Rakover, Sam and Cahlon, Baruch)]

The present commentary concerns the face/object (UI) effect. This effect can be explained by appeal to either innate or learning factors. However, this effect can also be influenced by another factor, the ‘baseline-level,’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commentary.

這三個句子一模一樣的被寫在論文的緒論當中。第一個句子直接解釋了研究的問題(“the face/object (UI) effect”)並使用了主動語態,讓讀者準備吸收接下來的解釋。

第二句使用了被動語態,介紹了這個問題可以被解釋的一些可能的方向。第三句則結合了兩個想法或綜合兩句,並使用了被動語態結構。第三句使用了平行結構且統一了問題,並利用動詞“influence”當作統一的動作並提出了解釋。

藉由聚焦於主題上 (“the effect”),作者得以利用主被動語態來建構出連貫性的內容,這樣的內容不僅連貫的自然,而且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享受內容。

 

總結

混合使用主被動語態的好處:

  • 強調句子當中最重要的元素
  • 縮減字數 (主被動語態交互使用)
  • 變換不同的節奏和語法讓你的論文更加好讀

但經驗法則是如果適和的話,首選用主動語態。

出現以下情況時,請考慮使用被動語態:

  • 當主詞不詳、不重要或眾所皆知時
  • 當主詞比句子中的動作還不重要時
  • 當主詞比句子的主題還不重要時
  • 在數個主題當中,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時候

 

想了解相關資訊,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Springer.com. “Stress Position” 

Gopen GD, Swan JA. 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 Am Scientist. 1990;78:550-558.

Rakover, S., & CAHLON, B. (2014). A Possible Correction of the Face Inversion Effect: A Methodological Commenta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7(3), 303-311. doi:10.5406/amerjpsyc.127.3.0303 Website

ScienceDocs Inc. Blog: “5 Common Mistakes to Avoid When Writing a Discussion.”

 

需要英文編修,就找Wordvice。
寫作資源 | 論文英文編修 | 學術論文翻譯 | 課堂作業英修 | 服務價格 | 常見問題 |

學術論文英文編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論文寫作 英文論文編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rdvice霍華斯 的頭像
    Wordvice霍華斯

    WORDVICE英文編修潤稿

    Wordvice霍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