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係數由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Eugene Garfield創立。 自1975 年以來,ISI 每年針對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期刊引用報告)覆蓋的期刊發佈影響係數。 ISI於1992 年被Thomson Scientific & Healthcare(湯森路透)收購,更名為Thomson ISI。 2018年,Thomson ISI被Onex Corporation和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收購。 它們成立了一個新公司,稱為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就是現在每年發佈 JCR 影響係數的機構。
科睿唯安於每年6月或7月發佈最新年度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期刊引用報告。 例如,2020年6 月發布的 2019 年期刊影響係數是指某SCI期刊在2017-2018年發表的論文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與2017-2018年發表論文數量的比值。 換言之,期刊影響係數是指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前統計年的每篇論文平均被引次數。 影響係數反映的是一個給定統計時段,不僅限於最常見的兩年影響係數,而且還有三年、四年、五年影響係數等。
SCI期刊的影響係數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可以在Web of Science網站的SCI 期刊資料庫查詢和下載。
一般來講,期刊的影響係數越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 但是,這是針對整個期刊而言,並非針對每篇論文,因為在同一本期刊內的不同論文的引用次數可能會相差很大。 影響係數是一種期刊評價工具。 圖書館可以根據影響係數制定期刊引進政策。 很多高校根據影響係數制訂科研績效考核指標並決定人員職稱晉陞。 論文作者可以根據影響係數選擇投稿期刊。
影響係數通常用於比較在同類學科內的不同期刊的學術影響力。 影響係數的設計邏輯在於,最好的期刊往往也是論文最難被錄用的或者說錄用標準最為嚴格的期刊,而這些期刊通常具有較高的影響係數。 聲望卓著的期刊會嚴格把關,堅持發表高水準論文,導致這些期刊的引用率很高,影響係數就很高。 但是,確切地講,影響係數並不能用來評價論文的質量,因為引用次數只是反映了人們對論文的興趣,並不直接代表論文的重要性、正確性和有用性。 例如,很多具有虛假數據或被撤稿的論文都有很高的引用次數。 這說明影響係數並不能代表論文品質。 另外,綜述型論文通常比研究型論文具有更高的引用次數,但這並不能代表前者比後者更加重要。 由於目前還沒有一個比影響係數更為科學易用的評價指標,所以它仍然是一個主流評價指標。
影響係數在期刊影響力評價方面消除了期刊發文規模和發文頻率等影響,是一個比較客觀易用的評價指標。
儘管如此,在使用影響係數時,仍需注意在以下四個方面予以甄別和慎用。
- 在計算影響係數時的引用次數統計上,包括研究型論文和綜述型論文。 發表很多綜述型論文的期刊的影響係數通常比發表研究型論文的期刊的影響係數更高。
- 引用次數有自引和他引之分。 尤其當一篇論文有很多作者時,作者自引的次數可能會變得很大。 雖然期刊有一定的自引率是合理的,但是由於擔心過度自引,仍有很多人認為自引在影響力表徵上不如他引更為權威。 影響係數有包括自引次數在內的,也有排除自引次數的。
- 各專業領域由於從業人員數量差別很大,造成論文引用數量和影響係數相差很大。 另外,有些需要引用較早期論文的學科(例如數學和化學)在影響係數計算上比較吃虧,因為早於兩年前的引用次數在計算影響係數時是不考慮的。 因此,不能在不同領域之間比較影響係數的大小。
- 除了用於期刊評價,影響係數還經常被用來評價論文和作者。 實際上,影響係數不僅不能代表某篇論文的引用次數,而且也不能區分多個作者對同一篇論文的貢獻,因為影響係數是期刊的篇均引用次數。 很多專家指出,使用影響因子評價科研人員的學術影響力或水準是錯誤的和片面的。
需要英文編修,就找Wordvice。
| 寫作資源 | 論文英文編修 | 學術論文翻譯 | 課堂作業英修 | 服務價格 | 常見問題 |
留言列表